下个月起,上海将加强公园绿地的管理。
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记者今天(8月17日)从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了解到,《关于加强本市公园绿地开放管理的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指导意见》)将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。
天幕未“一刀切”禁设
每年春秋两季是上海公园绿地搭设帐篷的高峰期,帐篷挤占公共空间、破坏草坪、绳线绊人伤人等问题层出不穷。
《指导意见》明确不能“因噎废食”,要求公园绿地尽量扩大帐篷区域,不得随意以安全为由,禁止搭设帐篷。同时,提出“疏堵结合”的要求,要求公园绿地事先科学核定帐篷区最大承载量,在使用高峰时段,如果临近或超出最大承载量,公园管理单位可以采取控流措施。
对于饱受争议的天幕,《指导意见》也采取宽容的态度,没有“一刀切”地禁止搭设,而是要求有条件的公园将帐篷、天幕搭设的区域分开,设置明显标识引导游客各取所需;的确不具备天幕搭设条件的公园绿地,应当明确告示,并做好宣传引导。对于风险较高的地钉、风绳,《指导意见》要求公园管理单位加强安全检查。
公园绿地是否应当“拥抱”宠物、对宠物友好,也是上海在不断提升公园质量的过程中争议不断的话题。
对此,《指导意见》虽未明确公园绿地“拥抱”宠物的“门槛”,但要求依据《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》,加强对宠物(犬)友好公园或公园宠物(犬)友好区的管理,在公园显著位置设置携犬入园游客遵守相关规定的安全文明告示。携犬入园的游客要规范使用牵引带、为大型犬只佩戴嘴套。园方应当加大保安巡查力度,督促游客及时清理宠物粪便。
公园应当是城市步行系统的组成部分、破碎化街区的黏合剂,面对不少市民游客将公园作为通行空间的需求,绿化管理部门采取的也是“疏堵结合”的态度。比如残疾人机动(电动)轮椅车,《指导意见》明确禁止无牌的残疾人机动(电动)轮椅车入园,禁止残疾人机动(电动)轮椅车在公园内非法营运。
儿童自行车、儿童三轮车、玩具滑板车等能否入园,由公园绿地根据实际场地条件、游客量等因素决定。规定其不能入园的公园,要明确告示;允许入园的,要提醒、督促监护人落实儿童骑行、滑行时安全防护措施,并确保其行为不影响其他游客正常游园活动。
对于骑行族,《指导意见》明确了开放“门槛”——允许自行车入园的公园,须单独设置骑行道,并在出入口设置减速设施及警示标识。骑行道应施划清晰标线、设置明显标志,避免人车混行。
前滩公园巷内,孩子抚摸宠物犬。 海沙尔摄
《关于加强本市公园绿地开放管理的指导意见》。
至少一座厕所全天开放
截至目前,上海已有862座公园实现24小时开放,占总量的八成以上。从夜晚至清晨,它们为部分市民游客提供了锻炼和放松身心的空间,这项有温度的服务得到了许多人的称赞。
但有反对的声音,认为公园也需要“休息”,夜晚长时间的光照会影响园内的生态环境,也会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。不少市民还担心“夜公园”有较高的游园安全风险,此外,夜间开放时段的公共服务功能相比白天“打折扣”。
不能因为晚上人少了就大幅降低配套服务的质量,《指导意见》明确,要保障游客如厕需求得到满足,24小时开放的公园园内至少有一座厕所24小时开放,面积较大、游客量较多的公园,要根据夜间人流分布、使用需求等因素综合评估,增设更多24小时开放厕所。现阶段不具备设置厕所条件的公园,可以在显著位置设置清晰的指示牌,引导游客到周边开放的公厕。
对于公园绿地夜间健身、娱乐等活动的噪声扰民问题,《指导意见》也没有“一禁了之”,而是强调相关行为不得逾越现有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的“红线”,严格执行本市关于噪声污染防治的相关规定、符合公共场所噪声控制要求。
《指导意见》鼓励公园管理方通过噪声控制规约、科学划定相关活动的区域和时段、加强日常巡查和劝导力度等方式,来化解公园绿地夜间活动噪声扰民的问题。
3月中旬,天气寒冷,接近凌晨,中山公园内还有市民在夜跑。 陈玺撼摄
仅规范公园管理还不够
法律人士指出,《指导意见》是行政规范性文件,约束对象是各区绿化市容部门和相关公园的管理方,对于游客不具有约束效力,而现行的《上海市公园管理条例》并未对游客在公园搭设帐篷、携带宠物入园等行为作出明确禁止规定,因此,一些问题并不会因为《指导意见》的实施而得到彻底解决。
一些公园管理方也向记者坦言,面对不文明的游客,公园管理方没有“硬手段”,处于弱势地位,只能公示园方的规定并劝阻不文明的行为。
以搭设帐篷为例,不具备天幕搭设条件的公园绿地即使明确告知游客相关权利义务,但游客悄悄携带天幕入园搭设,公园也无法采取强硬措施。
又比如公园划分了帐篷、天幕搭设的区域,但有些游客偏偏看中另一块区域,要在帐篷区里搭设天幕,或在天幕区里搭设帐篷,如果没有对其他游客造成直观的影响,园方也无可奈何,这也将消解公园规定的严肃性,被更多不文明的游客认为只是公园“做做样子”。
业内人士建议,《上海市公园管理条例》最近一次修订距今已有七年多,上海公园城市建设和公园开放程度有了明显进步。面对许多新的游园现象和管理问题,有必要与时俱进进行“条例”更新。
在这一点上,北京动物园管理游客乱投喂现象的经验值得借鉴。根据《北京市公园条例》,游人游览公园禁止在非投喂区投喂动物,违者责令改正,可处50元以上100元以下罚款;造成损失的,依法承担赔偿责任;构成犯罪的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。
相较之下,《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条例》只禁止投喂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野生动物,《上海市公园管理条例》只禁止游客伤害公园动物,均未明确投喂圈养野生动物是否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。
《上海市公园管理条例》。
富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